《最后一课》的背景介绍
2025-10-09
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最后一课的背景
2025-10-09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2025-10-08
1871年5月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答应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为时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回到祖国怀抱。 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战争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 出版于1873年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最后一课背景资料五十字
2025-10-07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国在欧洲**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最后一课主要内容创作背景是什么
2025-10-06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从中学到知识。书籍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传递着伟大的精神。下面介绍的是《最后一课》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最后一课》主要内容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