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871年5月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答应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为时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回到祖国怀抱。

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战争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

出版于1873年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其中有一组直接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或者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这个集子的第一篇。

扩展资料《最后一课》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

虽说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开都代表春天到来一样。

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学生们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

作者把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把一堂小学法语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这就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表现得异常鲜明,从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断地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所颂扬。

最后一课的背景

上一篇:见面情景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进口增值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其他文章

  • 招生计划是什么意思
  •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我想留在你的身边,歌名是什么,求
  • 深圳技工学校都有哪些深圳技工学校都有哪一些呢
  • 幅值计算公式
  • 王小波是怎么走的
  • 棒球中的全垒打是什么意思
  • 2023济南幼儿师范学校招生简章
  • 2023安徽中考分数怎么查
  • 芳馨的诗句芳馨的诗句是什么
  • dare的用法
  •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呢(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 承蒙不弃下一句怎么回答
  • 日木组合什么字,日木怎么念
  • 清新俊逸形容什么人(清新俊逸)
  • 吉林至长春的高铁站在哪我接人谢谢
  • 哑舍6为什么不更新了 哑舍为什么没有6
  • hangup有几种意思
  • 珍珠泉风景区门票价格 珍珠泉风景区游玩攻略
  •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录取分数线2022
  • 宁夏理工大学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