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56年8月。莆田笏石后菜园。笏石第一小学,两间简陋的土坯教室里来了四位拓荒人,即学校的发轫者张庆煌、郑文凤、唐起凤和程金銮老师。他们铿锵的誓言和坚定的步伐标志着一股兴庠序、报桑梓的新生力量傲然崛起。依托笏石第一小学,附设初中班宣告成立,是为莆田十中的最初雏形。当时的办学规模仅两个初中班,学生总数119人。1957年10月,学校迁至位于北埔村的海滨小学(其原址是始建于清康熙六年的海滨书院),这里弥漫着阵阵墨香和传经兴学的浓郁气息。以书院为中心,兴建一排六间平房为教室,一座三间厢平屋作办公厅,设初

一、 初二各两个教学班,改附设初中班为初级中学,莆田县教育局委派陈文荣先生出任首任副校长,定校名为“笏石中学”,脱离第一小学的行政管辖。1958年冬,始统一定名为“莆田县第十中学”。是年成立**莆田十中支部委员会,陈文荣先生兼任党支部书记。1960年,学校增设高中部,1963年仅有的一届高中生毕业。之后因设备和师资短缺,高中部停办。“文革”开始后,学校顺应时代特点,又更名为“莆田笏石五·七中学”,实行初高中各两年的学制。黄金溪先生在“文革”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担任学校的革委会主任。风雨如磐的年代,学校步履蹒跚却依然执着前行。1973年12月,学校又改称为“莆田笏石中学”并一直沿用至2003年。这一阶段学校发展日新月异,进入快速成长期,于1995年和1999年先后实现三级达标和二级达标,成为名符其实的完全中学,成为莆田沿海十几个乡镇百万群众所信赖的学校,成为闪烁在湄洲湾深邃星空中一颗耀眼星辰,也奠定了学校在莆田教育史上的地位。2003年2月,莆田市***决定统一完全中学的校名称谓,遂恢复学校为“莆田第十中学”。是年秋季位于秀屿区市政中心的新校园巍然矗立并投入使用,一座座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科学楼、综合楼、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大楼等巍峨楼宇拔地而起,幽雅、健康的育人环境渐已形成。学校高中部顺利迁至新校区。2006年3月,那是一个值得用浓墨重彩描绘的春天,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评估验收,跻身省级重点中学的行列,实现了几代十中人的期待与梦想。从此莆田十中的发展史册又嵌入了崭新的一页。

莆田十中

上一篇:排列组合怎么计算

下一篇:入党有什么途径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