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渔家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原文: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相关翻译

【夜到渔家译文及注释】

【译文】近靠僻远的江口一舍简陋的渔家茅篱,柴门,虚掩着任潮水涨落漫进漫出。天色已昏晚急于投宿的行客门外徘徊迟疑,屋内,静寂不见主人该是打鱼归迟。只有绿荫幽深的竹林掩一条曲折小路向远处的村庄伸移,月亮升起来朗朗地洒在江面渔船收网了,渐稀。终于远远地看见一人停靠渔船在沿沙岸寻觅,哦,煦煦春风正飘动着他的蓑衣。【注释】①柴扉:柴门。②竹深:竹林幽深。③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④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夜到渔家译文及注释详细查看

相关赏析

夜到渔家赏析

【赏析】

这首诗题一本作《宿渔家》,是一首清丽有致,语浅情深的诗作。

第一、二句,作者首先展示渔家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渔家的住处选择在“江口”,依江面海,一方面是便于出海捕鱼,另一方面透露出原始古朴的生活环境,给人以萧条冷落之感。潮水肆无忌惮地在柴扉中自由出入,更迸一步强调渔家居住条件的简陋。这里面包含两层意蕴,一是渔家生活贫困。荆门柴扉连个像样的围墙和大门都没有。渔家不屑于设防,不是因为人心古朴风气淳厚,世上没有钻穴越墙的盗贼,而是家贫如洗,一无所有,盗贼从来不屑光顾。二是为下面投宿不值作铺垫。潮水可以在柴扉内自由出入,但作者作为一个投宿者却不能擅自进入,人非潮水,是受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约束的,即使柴扉可以很方便地移而入之,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也不能轻举妄动。

第三、四句,从行客的焦灼等待中,表现渔家的孤独和艰辛。“行客欲投宿”,进一步点明时间已是傍晚,同时也说明江村渔民的稀少,若是一个大村镇,这家无人,可到另一家再试,作者执意专等这一家的主人归来,就说明近处再无人家,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给读者以荒凉破败的感受。就是柴门虚掩的这一家,也是只有渔夫一人,否则,诗人可以得到女主人的允许,先到家中暂歇的,渔夫归来绝不会有非礼之责。因此这也是暗写渔夫的孤独。光棍的生活没有家口之累,应该比较洒脱,但渔夫久久不归,正说明其捕鱼生活的艰辛。“竹深村路远”,是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结合。竹林幽深要走到另一个渔村,还有很远的路程,这是第一层。由于竹林幽深,在这傍晚的昏暗中,林中的村路显得更加漫长遥远,这是第二层。同理“月出钓船稀”,也具有这种妙处。月亮出来了江面上的渔船更加稀少了。渔船稀少正是因为夜幕四合,能见度不高,银白色的月光同灰白色的江面,共同织就了一个迷蒙的世界,江面的渔船显得更加稀少,唯见水天一色,月光融融。

诗的最后作者把镜头由远路、江面往近处的岸边推,“春风动草衣”一句极其传神,形象逼真,色彩鲜明。“春风”同诗歌开头的“潮水”相呼应,进一步交代节令时间,正是因为有风,渔民的蓑衣呈飘动之状,还有细微的磨擦声,在朦胧的夜里,看不清渔民的面孔,唯见一个笠帽草衣的人出现在水与陆的交-吻处,沿着沙岸,向低矮的茅舍柴扉迈动着蹒跚的脚步,诗人投宿的愿望终于有了着落。夜色使诗人只能看到渔民的轮廓,但是这一轮廓写得形象飞动,逼真铭心,抓住了渔民的形神特点,在苍白茫远的背景衬托下,更显得突出生动。

白居易称张籍的诗“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姚合更称赞他“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夜到渔家》从作者的切身见闻写渔家的生活,写得亲切真实,令人可信;又采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方式,先写渔家的居住条件、再写打鱼生活的万般艰辛,在“行客”焦灼的等待中,最后才推出描写主体,形成了意强哥到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浅近且平易,却又浅语有致,一语淡情浓,构成了平中见奇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无穷,具有浅白轻灵的诗韵。

夜到渔家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1、本诗前两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反映出了渔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加以分析。

2、本诗后两联如何写“行客”盼渔人归来的心情?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本诗运用侧面描写,将描写的目光投注在普通百姓生活上,写渔家的位置、渔家的柴扉,天已晚而渔人仍未归,表现了渔家的家境贫寒,劳作辛苦。

2、颈联首句写“行客”因急切地盼渔人归来而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不着一字却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无遗。末两句写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看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出现了,“行客”喜出望外。

【鉴赏】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映入眼底的景色,萧索而落寞。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诗人在柴门外窥望,发现屋里阒无一人。诗人为何在门外徘徊张望呢?原来他要在这户渔民家里投宿,而屋主人却还未回家。“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但是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古欢堂集》)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

...

夜到渔家阅读答案

上一篇:工艺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工艺工程师)

下一篇:昌黎一中和昌黎汇文哪个初中好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