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论语的原文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原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扩展资料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论语全文原文

上一篇:1jz和2jz的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北京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