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1、当时曹操地位极大,当时大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就是说当时的大臣要曹操加官进爵,要求汉王室封曹操为魏王,以彰显其功绩,私下里向荀彧征求意见,于是荀彧说了上面的那段话。
2、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的意思是:主持忠贞的志向,恪守谦虚退让的人格。曹操听后勃然变色,放弃了成为魏王的想法。后曹操东征东吴,让荀彧留守,并给予荀彧充分的军事指挥权,荀彧兢兢业业,忧劳成疾而死,但影视作品中反映的是被曹操毒***或者自***。荀彧死后曹操成为魏王。
3、《三国志》: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恃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