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是谁提出的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戴圣
教学相长词语辨析: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示例: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大家讲,不特不能减其所有,反可得~的益处。清·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人物简介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安徽省砀山县),后定居于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
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
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主要成就
儒学成就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戴圣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其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戴圣因此开创了"小戴学"。
学术影响
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上一篇:双甲脒溶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下一篇:SolidEdge和ug哪个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