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李清照的《声声慢》里“乍暖还寒”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原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深秋的一个黄昏,初看“乍暖还寒”这四个字好像是春天,春寒料峭的时候。但不能先入为主,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证据如下:一,“雁过也”,根据大雁迁飞规律,大雁在深秋至初冬的时节(9-10月)南飞越冬,在来年春天一至二月回飞,有民谣为证:“秋分后,大雁南飞,春分后,大雁北归”,“大雁来时不过九月九,归去不过三月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而且大雁习惯在晚上飞行,这正好印证诗中“怎敌他晚来风急”“到黄昏”,“独自怎生得黑”所描写的黄昏迫近夜晚的时段。那么究竟大雁是南飞还是北飞呢?下文中的“满地黄花堆积”和“梧桐更兼细雨”无疑又为秋天的萧瑟凄冷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梧桐是落叶乔木,在秋冬时节落叶,但决不会是春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中的叶即梧桐叶。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梧桐呢?可以想象秋风阵阵,吹着梧桐叶的那种落索的声音和梧桐树叶子落光后那种光秃秃、没有任何依附的情景只会使一个失去爱夫的弱女子愁肠欲断。不仅如此梧桐还常出现在古诗中和情绪联系起来,如《长恨歌》中所写:“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这也正是秋天那种特有的气候和景物才能和作者失去丈夫后那种悲凉、孤独、愁苦的心情联系起来,使作者不禁触景生情,从而营造一种很浓厚的悲情氛围,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寓情于物的艺术境界,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至于诗中的“乍暖还寒”,不应是气候时节特征,而是指日暮将近,秋风瑟起的那种天气状况,因为下文中的“三杯两盏淡酒”,“守着窗儿”这些动作都和前面的“最难将息”有直接、连续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天气变化(注意不是气候)才使作者不能将息而披衣起床,独斟独饮,守着窗儿不能入眠,不可能是指一个季节那么大的范围,你不能说因为是冬天就睡不好觉,所以根据上面的种种文字分析,诗中所描写的季节当属秋天,晚秋比较恰当。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正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上一篇:丰田超霸和霸道哪个大?

下一篇:抖音流量券是什么东西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