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发布时间:2025-10-12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通过期末考试,小编给大家总结梳理了初三上物理重要的知识点,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A=1V/Ω。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内能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

(1)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2)分子作用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3.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统称为内能。

(2)内能的单位:焦耳(J)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内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如:蒸汽机。热传递的实质:内能的传递过程(内能的转移)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转移方向:高温→低温。结果:温度相同

(2)做功

如:冬天搓手、钻木取火。

实质: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如:气体膨胀)。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静电现象

1.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3.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上一篇:快舟钱包怎么样 快舟钱包靠谱吗

下一篇:桂梧高中的学校简介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