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关于早梅的诗句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关于早梅的诗句

关于早梅的诗句1.关于早梅的诗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早梅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独暖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色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

忆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咏早梅何逊

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

2.古诗早梅全诗句

齐己《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但是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但是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但是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3.张谓早梅古诗的诗意

《早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古诗词全文如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鉴赏】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原文地址:

4.《早梅》古诗鉴赏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5.张谓的古诗早梅评价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1]

6.求古诗>的解释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文翻译】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早梅诗

上一篇:《哈利波特》男主角是谁

下一篇:计算机一级证书分数是多少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