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定理内容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费马定理内容如下:
费马原理最早由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660年提出,又名“最短光时”原理。
费马原理:光沿着所需时间为平稳的路径传播。(所谓的平稳是数学上的变分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阶导数为零,它可以是极大值、极小值甚至是拐点。多数情况是极小值。宇宙学中指的时空透镜就是极大值,椭圆状镜面的表面则是拐点。)
光程s=nl(n为光所在介质的折射率,l为几何路程)又因为n=c/v和l=vt所以得到s=ct。由此可见光在某种介质中的光程等于同一时间内光在真空中所走的几何路程。
费马原理指出,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其间无论经过多少次折射和反射,光程为极值。也就是说光是沿着光程为极值(极大值、极小值或常量)的路径传播的。
费马原理是光学中最为基础的原理,它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用一种新的看法将几何光学的三个基本实验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直线传播)进行统一,彰显出费马定理的重要性,能更加系统化光学理论。
上一篇: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意思
下一篇:地下多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