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诗人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二十四桥,又称为廿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
扬州新近修复了二十四桥景区,它由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拱桥呈玉带状,长24米,宽2.4米,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似乎处处都与以二十四对应。
二十四桥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
相关古诗介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诗人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杜牧的诗句24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24桥位于今天的
杜牧的诗句24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24桥位于今天的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此诗作于诗人离开扬州以后。诗人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清丽俊爽,以此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或开成元年(836)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大和九年(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居扬州,与韩绰是同僚。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赏析
“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全文如下: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赏析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上一篇:日文版机器猫主题曲歌词
下一篇:高攀不起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