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淮上与友人别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译文及注释】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1、淮(hui):扬州。2、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3、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4、潇湘(xiāoxiāng):指今湖南一带。5、杨花:柳絮。6、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7、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8、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赏析】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悦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吾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但是止。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但是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作者: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注释:

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译文:

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时光如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因为淮水边的秋山,还可依恋!

赏析:

这首诗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颈联和末联写重逢情景。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

送友人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及注释】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3、兹:现在。4、班:分别。【赏析】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融,别是一番风味。

戴复古淮村兵后《淮村兵后》

作者: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翻译:

小小桃树虽然失去了主人,但依然在春天里绽开了艳丽的红花;夕阳西沉以后,在烟雾缭绕的野草间,偶尔飞过了几只乌鸦。只见有几处倒塌的房屋和院墙,围绕着被废弃的枯井;要知道,这原来都是住着一户一户的人家呀!

赏析:

小桃无主自开花,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兵后的凄凉。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型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重要标志。有井处方有人家。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历来诗人对故宅荒芜、沧桑变迁,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写。唐佚名《过故宅》:草深斜径灭,水尽曲池空。林中送明月是处来春风。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引发往昔的思念。因为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故事。井,如此贴近人们的生活;井,如此感应人们的心灵。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戴复古找到了兵后荒村最真实的遗迹,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有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生活的实感。戴复古家居浙东,偏安一隅,怎么能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呢?南宋文士忧国忧民,难禁满目中原泪,他们对沦入敌手的中原,铭记心中,正如戴复古感叹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所以他在《久客还乡》中写道: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正流离。正因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方能心心相印,方能写出如此真切的劫难后的荒村景象。

淮上与友人别翻译

上一篇:2023潍坊中考成绩怎么查

下一篇:散文有哪些分类

其他文章

  • 寒假初中学生作息时间表
  • 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顺序
  • 祭祀的拼音
  • 网络结婚证制作 专业制作各种证件
  • 什么叫长途电话
  • 忍开头的成语
  • 齐肩短发丸子头扎法
  • 恩的拼音是什么
  • 武汉白沙洲水果批发市场几点关门
  • 杂草丛生的词语有哪些
  • 正念冥想是什么意思
  • 四个金念什么字(四个金念什么)
  • 描写花朵开放的句子80句
  • 初寒乍暖的诗句
  • 小狗的外貌描写 小狗的外貌特点描写(精选15句)
  • 大冒险惩罚大全搞笑(大冒险惩罚)
  • 正弦导数是什么
  • 描写女孩声音好听词语
  • 菱形脸是最难看的脸型
  • 空气中的含湿量一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