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耳顺,出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中的《为政》。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扩展资料:
赏析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上一篇:士官学校录取分数线多少
下一篇:vivo手机怎么制作全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