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性相远”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意思: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出处:《三字经》。
3、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翻译: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扩展资料:
《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要这些现代化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
《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
上一篇:临汾市招生考试中心电话是多少
下一篇:洗衣机槽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