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人称等):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1: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答题示例2:(2004年高考题)(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答题示例3:(2004年高考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乡土情结阅读答案

上一篇:考研考汉语言文学的要考哪些科目

下一篇:适合女生抽的烟

其他文章

  • 长沙花鸟市场在哪里
  • 干谒是什么意思
  • 长春工程学院招生办电话
  • 热爱生命作文
  • 写字正确姿势
  • 鲁迅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沙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我想知道COS90度等于多少
  • 跆拳道训练动作要领教程
  • 查五行取名字哪个软件,取名字软件哪个好
  • 王长述(关于王长述介绍)
  • 唐代诗人高适,“适”的读音是kuo,还是shi
  • 2017年开学第一课哪个频道
  • 吃的英文怎么写
  • 介绍一下瑞士的卢塞恩
  • lol雷霆领主的法令(雷霆领主的法令)
  • 楮木是一种什么木
  • 中国有几大平原分别是
  • pop pop是什么风格
  • 草原歌曲大全100首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