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水磨调是什么戏曲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

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隆、嘉庆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

扩展资料

水磨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莞式水磨

上一篇:电信手机推荐(天翼手机型号)

下一篇: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0篇(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其他文章

  • 贵阳旅游指南和路线贵阳旅游指南
  • 娃哈哈矿泉水是哪里生产的
  • 道德经原文版
  •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三两什么意思
  • 高情商聊天术900句是什么
  •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索的部首念什么
  •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 东江纵队纪念馆观后感
  • 天天想你歌词
  • 百威啤酒批发价是多少
  • 牧羊曲吉他谱独奏曲-六线吉他谱(吉他独奏曲吉他谱)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是几本
  • 神话故事有哪些成语
  • 森林的秘密作文800字
  • 女孩名字中带卉好不好
  • 罗尔定理是什么
  • 炫迈口香糖的成分表
  • 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计划篇
  • 人教版高中《劝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