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民俗文化论文3000字

上一篇:领带的正式打法图解大全,男士领带打法图解最简单

下一篇:《红楼梦》谜语解析

其他文章

  • 汪藏海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吗(汪藏海历史原型)
  • 男生撩妹的六大套路
  • excuse怎么读
  • cut off和cut out区别
  • 求齐藤麻衣资料
  • 林彦俊英文名是什么
  • 第一个志愿学校没录取到怎么办 如何补救
  • B1驾照和B2驾照哪个更有用更好找工作
  • EEPROM是什么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啊
  • 过组词有哪些词语
  • 拍集体照姿势的摆法
  • 王力加起来是什么字
  • 什么什么乐什么成语
  • 如何可以查到一年前的通话记录详单吗
  • 高丽营的简介
  • 你是我生命中的Mr.Right吗英文怎么翻译
  • 集安真的是摇滚之城吗(为什么要在集安拍摄)
  • 有关老虎的谚语53句
  • 带有“古”和“今”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