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主要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将相和主要是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不服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两个人为了国家抛却前嫌,共同辅佐赵王。
廉颇
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扩展资料
相关争议——
蔺相如原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舍人,出身低微。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他因完璧归赵,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力挫强秦,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赵惠文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这是《史记》对蔺相如的最后记载,可能不久他就病故了。从蔺相如崭露头角到“病笃”,这期间并没有过为相的记载,只知道他位在上卿,与赵奢、廉颇同列。
上一篇:小班《手指歌》音乐教案设计
下一篇:什么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