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小学语文一至二年级每周8课时,三至四年级每周7课时,五到六年级每周6课时。在不增加总课时的情况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层面,指导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育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 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一般来说识字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运用猜谜语、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2.教授方法,识记生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可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注重教授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3.复现巩固,整体识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如分组玩字词卡、做摘苹果、夺红旗游戏,读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儿歌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语言环境中整体识记本课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