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初一历史第一册选择题专题练习2008年01月09日星期三08:14P.M.1.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B.大汶口原始居民C.河姆渡聚落D.山顶洞人
5、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里受到尊敬,是因为她们:
A善于打猎和捕鱼B性情温和C是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者D心地善良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A.尧B舜C禹D启
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于()
A.公元21世纪B.公元16世纪C.公元前21世纪D.公元前16世纪
9、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10.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的人是()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13、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A、形成B、发展C、鼎盛D、瓦解
14、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
1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16、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8.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人是()A.启B.禹C.尧D.舜
19、西晋的建立者是:A司马昭B司马迁C司马炎D司马懿
20.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商汤B.盘庚C.商纣D.夏桀
2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
22.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秦穆公B.晋文公C.齐桓公D.楚庄王
24.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25.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
2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合纵”“连横”
27.问鼎中原的诸侯国是()A.齐国B.楚国C.晋国D.秦国
2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指的是()
29.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
30.主张“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31、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
32、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3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34、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3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
3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
3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38、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9、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B、禹时期C、启时期D、汤时期
40、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41、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A、齐B、吴C、楚D、秦
42、我国奴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B、尧时期C、禹时期D、汤时期
4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44、商朝时,国王盘庚将都城迁到:A、阳城B、亳C、殷D、镐京
45、公元前356年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
A、秦穆公B、秦孝公C、秦始皇D、齐桓公
46、军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战不殆”是谁说的:A、墨子B、孙武C、孙膑D、荀子
47、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属于:A儒家B法家C纵横家D道家
48.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B.晋国C.吴国D.越国
49、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C、私田的增多D、水利的兴修
5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尧舜禹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5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5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
5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B光武帝C周文王D汉武帝
54、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55、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为了北伐匈奴B、为了显示皇威C、用来抵御匈奴D、为了统一全国
56、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5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27年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
58、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59、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6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战国C.秦朝D.西汉
61、推翻秦朝建立西汉的是: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
62、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6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B.加强思想控制C.限制人们的言论D.禁止儒学传播
64.秦朝的**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A.阶级矛盾尖锐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D.生产力严重破坏
65、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举行起义的是:
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
67、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萧何B、韩信D、董仲舒
68、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接受了()的建议。A董仲郐B刘濞C晁错D主父偃
69、公元前119年,带兵打败匈奴的是:A窦固B窦宪C卫青、霍去病D蒙恬
70、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巩固西汉政权;③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郡的安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1、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是()。A卫青B霍去病C张骞D王昭君
72、“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A东汉元帝时B东汉明帝时C西汉文帝时D西汉武帝时
73.西汉时,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元帝D汉武帝
74、我国最早的造纸术开始于:()A、秦朝B、西汉初C、东汉初D、三国时
75、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著是:()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
7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B《史记》C《论衡》D《神灭论》
77、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78、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宗教,它兴起于: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7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书写和绘画用的纸出现在:
A东汉后期B西汉后期C西汉早期D秦朝前期
80、制成全身**剂——“麻沸散”的医学家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81、东汉末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的主要目的是:
A振兴汉室B效忠朝廷C笼络民心D挟天子以令诸侯
8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83、公元208年,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84、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A曹***孙权C曹丕D刘备
8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86.魏国的建立者是()A.曹***.曹丕C.刘备D.孙权
87.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兵精粮足B.战术得当C.政治优势D.取得民心
88、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骄傲轻敌B军心涣散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
89、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澳门B台湾C日本D印度
90、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是:()
9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两大原因是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④南方没有战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2、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93.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氏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
94、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95.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三国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9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97、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地有:
A苻坚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率军攻晋B发生在公元383年
C东晋打败前秦D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98、5世纪初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前秦B北魏C西晋D北周
99、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民族大融合C巩固北魏统治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00、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背景是:
A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B大臣们的支持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各族人民的起义
下一篇:有关水浒传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