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任意一个,详细介绍: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大洋洲
国旗国家名称,首都,人口(万),面积(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堪培拉1830,7682300
瑙鲁亚伦1.1,21.1
帕劳克罗尔2,458
巴布亚新几内亚,默尔兹比港450,462840
萨摩亚阿皮亚17,2934
斐济苏瓦80.9,18272
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40.4,28369
基里巴斯塔拉瓦8.2,811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力基尔11,705
图瓦卢富纳富提1,26
新西兰惠灵顿378,270534
汤加努库阿络法9.8,699
马绍尔群岛马朱罗6,180
瓦努阿图维拉港20,12190
【概况】
名称大洋洲。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面积: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地理区域: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居民】
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各岛国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巴布亚人、澳大利亚人,塔斯马尼亚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欧洲人后裔约占70%以上,另外还有混血种人、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等。
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使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海拔200?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0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型,系**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另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水系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200平方千米,随降水而变化;最深的湖泊是新西兰南岛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达276米。澳大利亚**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则有火山湖。另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新乔治亚岛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帕劳群岛中的科梅科尔礁湖也很有名。
火山: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沿海岛屿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组成部分,大洋州陆上有活火山60余座,仅美拉尼西亚就有30余座。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州最高的活火山。
气候: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8℃之间。最凉月平均气温为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向赤道由16℃递增到25℃;南半球从南纬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递增到25℃;新西兰的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可达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起向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由24℃递增到28℃以上;南半球从南纬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亚西北部,由12℃递增到3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53℃,为大洋洲最热的地方。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000?000毫米,背风坡则仅1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自然资源】
矿物矿物以镍、铝土矿、金、铬、磷酸盐、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和鸟粪石等较丰富。镍储量约4600万吨,居各洲前列;铝土矿储量46.2亿吨,居各洲第二位。
森林与草原: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产松树、山毛榉、棕榈树、桉树、杉树、白檀木和红木等多种珍贵木材。草原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6%。
水利:水力蕴藏量约为13500万千瓦,占世界水力总蕴藏量的4.9%;已开发水力280万千瓦,占世界总开发量的1.8%。估计年可发电2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
渔业:美拉尼西亚附近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及新西兰附近海域为主要渔场,盛产沙丁鱼、鳕、鳗、鲭和鲸等。
【经济简况】
大洋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落后。农业农作物有小麦、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当地居民主要粮食是薯类、玉米、大米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左右。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左右。
工业:大洋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其次是新西兰。主要有采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建筑材料、纺织等部门。大洋州岛国工业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较落后,仅以采矿及农、林、畜产品加工为主,多为外资控制,产品多供出口。
旅游业:近年来大洋州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业。汤加、瓦努阿图等国家旅游业收入可观,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遥对南极洲,是连系各大洲航线的必经之路。许多国际海底电缆均通过这里,海洋航运成为国与国、岛与岛相互交往的重要手段。陆上交通主要有铁路和公路。公路总长100万千米以上。铁路总长46000多千米。内河航运里程约1000千米。有航线通达洲内各国和重要地区的首都和首府,同洲外各重要港口城市也均有联系。
澳大利亚联邦
Australia
首都:堪培拉
面积:7,682,300.00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码:61
人口:1855万人(1997年)
语言:英语,土著语言
货币:澳元
民族: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后裔占95.2%,亚洲人占1.3%,土著民族占1.5%,其它民族占2%。
宗教:无国教,圣公会教徒占26.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6%,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4.3%,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徒占23.6%。
简史
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澳洲土著居民总数不过5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一些航海家即涉足过澳洲。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澳洲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其归英国所有。
1788年1月26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运送囚犯的船队首抵澳洲,正式在澳大利亚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为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英国人将登陆之处起名为“悉尼”。现在每年的1月26日即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第一批囚犯约800人,大部分因旅途艰辛和押解者的虐待而丧生。1790年,第一批自由民移居澳洲,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马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澳大利亚的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洲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已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洲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羊只存栏总数已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洲。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涌而至。澳洲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
继新南威尔士、塔斯马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各殖民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1901年1月1日,英国国会通过由澳六个殖民区联合议定的宪法,正式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原来的六个殖民区分别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瑙鲁共和国
TheRepublicofNauru
面积:21.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07万人(1998年)
民族:瑙鲁人占57%,其他为南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
语言: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简史
瑙鲁人世居岛上。1798年英国船“猎手”号首抵瑙鲁。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20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新、英共管。1968年1月31日独立。
瓦努阿图共和国
TheRepublicofVanuatu
首都:维拉港(PortVila)
面积:陆地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4.8万平方公里
人口:19.32万人(1999年)。
民族:其中98%为瓦努阿图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其余为法、英、华后裔和越南、波利尼西亚***以及其他一些附近岛国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通用比斯拉马语。
宗教:84%的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
数千年前瓦努阿图人即在此生息。160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768年法国人到此。1774年英国库克船长到此并将该地命名为“新赫布里底”。1906年10月,英、法签署了共管公约,该地沦为英法共管殖民地。1963年土著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独立。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独立。独立后新赫布里底党(后改名为瓦努阿库党)领袖沃尔特·利尼出任首任总理,索科马努任总统。1989年1月30日,弗雷德里克·蒂马卡塔出任总统。1994年3月,让-玛利·雷耶出任总统。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The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
首都:马朱罗(Majuro)
面积: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
人口:50,865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马绍尔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人口中54.8%为新教徒,25.8%为神召会教徒,8.7%为天主教徒,1.5%的人不信教。
简史
十六世纪初被西方航海者首次发现。1788年英船长约翰·马绍尔到此勘察,该群岛由此得名。1886年成为德国的保护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1944-1947年美国对其实行军管。联合国于1947年7月将其交给美国托管,后与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83年6月25日与美国正式签署《自由联系条约》,并于1986年10月21日生效。根据《自由联系条约》,马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15年内由美国负责,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托管协定的决议,正式结束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托管地位。1991年9月17日,马绍尔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汤加王国
TheKingdomofTonga
首都:努库阿洛法(Nuku’alofa)
面积: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人口:98989人(1998年)
民族:汤加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占98%
英语:通用汤加语和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
简史
1000多年前成立的汤加王国,至今经历了四个王朝。17世纪初,荷兰人入侵。18世纪下半叶,英国、西班牙等殖民者抵达。190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新西兰在此建立军事补给基地。1970年6月4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新西兰
NewZealand
首都:惠灵顿
面积:2,687,000.00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码:64
人口:369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毛利语
货币:新元
民族:欧洲***后裔占88%,毛利族占8.9%,太平洋岛屿人占2.9%,其它民族占0.2%。
宗教:无国教,66.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不信教者或无固定信仰者9%,其它宗教24.3%
简史
早在1350年,毛利人就在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登陆。1769~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此后英向新大批***并宣布占领。1840年,英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为英殖民地。1907年英同意新独立,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新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是英联邦成员。
图瓦卢
Tuvalu
首都:富纳富提(Funafuti)
面积: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人口:1.02万人(1997年
民族:属波利尼西亚人种
语言:英语是官方语言,图瓦卢语为通用语言
宗教: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图瓦卢人世居岛上。1892年英宣布图瓦卢和附近的吉尔伯特为英“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10月法律上同吉尔伯特分离,改用旧名图瓦卢(意为八岛之群)。1978年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独立,由托阿利皮·劳蒂任总理。1981年9月托马西·普阿普阿继任总理。1985年9月普阿普阿连任总理。
基里巴斯共和国
TheRepublicofKiribati
首都:塔拉瓦(Tarawa)
面积:陆地总面积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
人口:8万(1997年)。
民族:90%以上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基里巴斯语和英语。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约于公元14世纪斐济人和汤加人入侵后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基里巴斯民族。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与埃利斯群岛部分岛屿沦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埃利斯群岛分出,改称图瓦卢)。二次大战中被日本侵占。1977年1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9年7月12日独立,改称基里巴斯,为英联邦成员。
所罗门群岛
TheSolomonIslands
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
面积:28369平方公里
人口:42.6万人(1999年),
民族:94.2%属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占4%,密克罗尼西亚人1.4%,白人0.4%。华人约1000多人。
语言: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宗教:居民95%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圣公会拥有全国2/3的信教者。
简史
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在此居住。1568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并命名。后荷兰、德国、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到此。1885年北所罗门成为德国保护地。1893年南所罗门成为英国保护地。1900年,德国将大部分所罗门岛屿转让给英国以换取自由获得萨摩亚的权力。英国随后成立“英属所罗门群岛保护地”。二次大战期间一度被日本占领。1976年1月2日实行内部自治。1978年7月7日独立。现为英联邦、联合国和南太平洋论坛成员国。
斐济共和国
TheRepublicofFiji
首都:苏瓦
面积:18,333.00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4.00
国际电话码:679
人口:82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也讲斐济语和印地语。
货币:斐济元
民族:印度族占48.6%,斐济族占46.2%,欧洲***、罗图马族、华人及其它占5.2%。
宗教:无官教,5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为***。
简史
数千年前美拉尼西亚人迁徙到斐济。公元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发现斐济的欧洲人(亦有西班牙航海者在塔斯曼前来到斐济之说)。1774年英国探险者库克发现了斐济的一些岛屿。1840年美国远征探险队司令威尔克斯航行到斐济。19世纪,商人、卫理公会教徒、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到斐济定居。1871年酋长卡考鲍控制了斐济大部分地区,结束各种各样的部族冲突。他在邻国汤加的国王图普一世的帮助下,一度赢得了斐济的和平,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领地,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70年10月10日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困扰着斐济。尽管在19世纪末期按合约来到斐济的印度族工人的后裔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当地居民,但他们未能享有同样的政治代表权和土地拥有权。1987年4月的大选中,斐济工党和民族联合党在大选中获胜,这两个主要由印度族人组成的政党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组成以蒂莫西.巴万德拉为总理的新***。这是斐济历史上第一次由印度族人占据大多数部长职位的***。同年5月14日,西蒂维尼.兰布卡中校(后晋升为少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巴万德拉***。尔后出现了全国范围的**。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组成两党联合临时***。1987年9月25日兰布卡发动第二次政变,协议未能付诸实施。1987年10月1日,兰布卡废除宪法,宣布出任国***首。10月7日,他又宣布斐济为共和国。同年在加拿大举行的英联邦首脑会议正式宣布斐济已丧失英联邦成员国的资格。12月6日,兰布卡辞去国***首职务。1988年10月15日,放弃为女王代表的前总督佩纳亚.加尼劳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并成立了以前总理卡米塞塞.马拉为总理的新内阁。
萨摩亚独立国
TheIndependentStateofSamoa
首都:阿皮亚(Apia)
面积:2934平方公里(1995年)
人口:17万人(1997年)
民族:绝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和华裔以及混血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成立独立王国。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根据英、美、德3国签订的条约,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一次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把萨交新西兰管理。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将萨交新西兰托管。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1962年1月1日宣布独立。独立后马列托亚与另一位传统首领共同履行国***首职责。1963年4月该传统首领去世,马列托亚成为唯一的终身元首。
1997年7月,经议会批准,元首签署,将国名由西萨摩亚独立国改为萨摩亚独立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PapuaNewGuinea
首都:莫尔斯比港
面积:462,840.00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2.00
国际电话码:675
人口:460.2万人(1998年)
语言:英语和莫土语是议会中使用的官方语言。
货币:基纳
民族:美拉尼西亚人占总人口的98%,白人占1%,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华人占1%。
宗教:基督教新教63%,罗马天主教31%,其它宗教6%。
简史
公元前八午年以前,来自亚洲的狩猎者和农民,先后取道印度尼西亚来到岛上定居。十六世纪初叶以后,欧洲水手数度来到岛上预言该岛是金岛。1545年被西班牙占领,并因该岛居民面貌与非洲西海岸的居民相似,命名该岛为新几内亚。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经商者接踵而至,德国商人寻求在新几内亚北部经营椰子油生意。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和荷兰订立瓜分该岛的协议,1828年荷兰开始在该岛西部殖民。1949年至1962年作为荷属几内亚由荷兰继续统治。
新几内亚岛东部,在1884年澳大利亚并吞该岛的企图失败之后,英国担心德国人占领这一地区,遂于1884年在新几内亚岛的南部沿海及附近岛屿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地。德国人随而效之,占取了新几内亚北部的3个地区。188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了英德协定,划定各自在该岛的势力范围。翌年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北部以及新不列顿、新爱尔兰及布干维尔等岛屿,英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南部及附近岛屿。1901年,英属新几内亚转交澳大利亚统治,并于1906年重新命名为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属新几内亚于1914年被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于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辖德属部份。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并于1972年改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973年12月1日,获得自治。197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帕劳共和国
TheRepublicofPalau
首都:科罗尔(Koror)
面积: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8,467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合国。
帕劳共和国
TheRepublicofPalau
首都:科罗尔(Koror)
面积: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18,467人(1999年)。
民族: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合国。
上一篇:亲子活动彩虹伞的玩法
下一篇:奇瑞王是什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