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制台,藩台,道台,臬台分别是什么官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制台就是总督,又称总制,明代始设。
总督侧重于管军事,所以称“制军”,也叫“制台”。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位在巡抚之上,管辖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合称督抚。总督职掌综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最高长官,世称封疆大吏。
2、藩台就是布政使,其职责相当于如今的省长兼管民政和财务,好象古时候的一方之伯,所以称“方伯”,他也好像天子的屏藩,所以又称“藩台”。当巡抚和总督成为固定职务后,布政使的地位就降低了,成为巡抚和总督的僚属。
3、道台就是各道的官员,司之下设“道”,如粮道、盐茶道、兵备道等等。清朝的官员分九品,总督为一品,巡抚二品或从一品,司三品或从二品,道四品,道的地位恰是处在承上启下的一级。道又称“道台”,因相当于宋时的观察使,所以也称“观察”。
4、臬台就是专管司法的按察使,“臬”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法度”,所以按察使又叫“臬台”。臬台的地位仅在藩台之下,藩台和臬台合称“二司”。说某省的“三大宪”就是指的抚台、藩台和臬台。
上一篇:米灰色是偏向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