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囚绿记》鉴赏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囚绿记》是陆蠡的代表作,创作于抗战爆发的一段时期,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囚绿记》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课文《囚绿记》鉴赏

  1.结构精巧,跌宕多姿。

  首先表现在文章的开头上。文章如何开头,这是任何一位作者都煞费苦心的问题。开头方法很多,有即景兴起,因事引出,借题发挥,题外说起等;有明说、暗说、顺说、倒说等。但最基本的开头方法是冒头法和破题法。冒头法是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发散开去,说些好似与题目无关的话;破题法开头不用什么发端,马上就能触到本题。冒头法就是曲笔入题,破题法就是开门见山。本文不是采用破题法,而是用冒头法。文章题目是《囚绿记》,但作者却从去年夏间的事情,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极写我对绿色之爱,写我赏绿的心境和过程,唠叨半天也看不出和题目有什么关系。就在这山穷水尽之时,异峰突起,作者用忽然一词,把文章推进中心:囚绿。这种写法有曲径通幽之妙,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其次表现在线索的安排上。文章以绿为线索,按喜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来建构文章,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喜绿部分引出描写的主体绿,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作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着力表现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放绿部分巧妙带出故事的背景,暗示文章主题所在。思绿部分虽只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回味。结构的跌宕多姿,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

  2.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与绿对话,排遣寂寞,这样便赋予绿以性灵,绿成为我的朋友。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这种心绪表现得非常隐蔽,文章之巧由此而来。

囚绿记赏析

上一篇:0是正数吗

下一篇:中国少年说梁启超全文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