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溶胶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溶胶胶粒上形成的厚度为1~2个离子的带电层,称为吸附层。在荷电胶粒的周围形成了与吸附层电荷相反的扩散层。这种由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的电性相反的电层称为双电层,又称扩散双电层。双电层所产生的电位差,称ζ电位。溶胶粒子表面扩散双电层ζ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粒之间斥力的大小,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另外溶胶质点由于表面所形成的双电层中离子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外形成水化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影响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电解质的作用:电解质离子的电中和作用使扩散层变薄,ζ电位降低,水化膜变薄,胶粒易聚集。
(2)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溶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保护作用,形成的溶液称为保护胶体。其原因是由于足够数量的高分子物质被吸附在溶胶粒子的表面,形成类似高分子粒子的表面结构,提高了溶胶的稳定性。但若加入溶胶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量太少,则反而会降低溶胶的稳定性,甚至引起聚集,这种现象称为敏化作用。
(3)溶胶的相互作用: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互相混合也会产生沉淀。与电解质作用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种溶胶的用量使相反电荷的胶粒所带的电荷恰好相等时,才会完全沉淀,否则可能不完全沉淀,甚至不沉淀。
上一篇: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类
下一篇:手机拍照模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