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棂星门是什么?为何孔庙中要修建棂星门?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在我国的文庙中,常有棂星门的建筑,这是文庙中很普遍的制度。一般将它建在泮池和影壁、泮池和圣门或者是泮池和戟门中间。棂星门和文庙建筑群总体布局有很大关系。

那什么是棂星门呢?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说:“后人以汉灵星祈年与孔庙无涉,又见门形为窗灵,遂改为棂。”在宋代,棂星门又称“乌头门”。

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式石坊,下设栅栏门,左右接墙垣。坊高10.34米,圆柱上下两节,前后石鼓夹抱,两节相交加石戗柱斜撑。

我国宋、元、明这几个王朝对儒教很重视,建立尊孔制度,如宋代按唐代制度于元符、崇宁年间在各圣庙内加圣像,将大殿定名为大成殿,建立文庙;元武宗于山东曲阜设置至圣庙进行歌乐;明朝洪武年间则下令天下郡县皆建孔庙。到了清代建文庙更为普遍。因此文庙建筑中布局规模较大,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陪衬建筑作仪礼部分,在仪礼部分中有影壁、圣门、棂星门、泮池、文昌楼等;后半部是主体建筑作祭奠部分,在祭奠部分有戟门大成殿、东西庑等,这前、后两部分的建筑都由一条中轴线贯穿着。

由圣门进入庙内,有泮池和棂星门,构成一个前院,它标示着孔庙的礼制,庙内院子多,门的式样也有变化,也可以说是体现气魄壮丽的装饰性建筑,如同住宅里的垂花二门。这种建筑也常常用在一些大臣的陵墓前、祠庙和住宅中,样式和牌坊非常接近,建造意义和牌坊也有相同之处。

棂星门

上一篇:南方巨兽龙为什么比霸王龙强(最大的恐龙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杨守萍(关于杨守萍简述)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