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画展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2月18日,我一天参观了两个画展。因为是本市非名流画家群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终照例举行的文化政绩展示。所以我就不邀请朋友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随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术馆的《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然后出来南溪山公园门口乘1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在七星公园门口的桂林市展览馆看《桂林女子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展》。观展的人不多,每一个展览场地,走一圈也不过半个钟头。

《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一幅油画《古镇》,画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画面的色调有旧居情调。但是,色彩的明度、***缺乏丰富区别,只是在笔触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画面就感觉不到纵深和色彩透视的对比。作者用笔画出的石板路也没有用油画刀画的那种坚硬质感,缺少响亮强烈的虚实对比。当然,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观感。至于画面氛围蕴涵的作者人文历史心态,那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内涵了。对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权威专家的应时高论。

我曾经在一位爱好摄影博友的博文中发过一贴评论:宁愿相信感觉,而不要迷信权威。因为,权威常常陷于自己的感觉之中,而不能宽容并难以理解另类感觉。

这一帖评论的意思就是:学摄影(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只能跟老师学技术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艺术处理和创作的层面和领域,就绝不能再迷信老师(特别是自我感觉永远良好而又好为人师的所谓权威专家)的指手划脚。老师的指导和建言,只能作为自己终生学习的参考意见之一。一定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感觉,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

这就像我们对待家中的父母一样,父母虽然是我们的至亲至爱,但我们要想获得比父母更成功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并尊重父母的爱,又要修正甚至背离父母教导的人生经验,才能获得比父辈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严父、慈母和恩师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赋独立的生命就会永无成熟之日。

学艺、为文、做人,其成长、成熟、独立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画展观后感

上一篇:山荆子能泡白酒吗

下一篇:描写死的词语有哪些

其他文章

  • 山峰像什么比喻句17句
  • 胡一天大学是哪个学校的
  • 写一篇关于读书的访谈录
  • 燕然山铭原文
  • 新闻学专业就业真很难吗
  • 模型的英文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aj13熊猫怎么看猫眼真假
  • 北京卫视的主持人都有谁
  • 买书常用的网站(专门买书的网站有哪些)
  • 一辆自行车大概多少钱
  • beats好还是bose好
  • 启智的含义
  • 最好的金银花苗一亩地多少钱
  • 火箭熊是怎么诞生的
  • 2017高考分数线辽宁省
  • 火力少年王4的所有悠悠球有哪些
  • 至死不懈的意思是什么?(至死不懈的意思)
  • 在日本考的jlpt成绩怎么查
  • 江苏建造师二级怎么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