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包括几个环节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支架式教学包括5个环节,分别是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
4、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实施支架式教学时,要准确理解支架的含义,不能肤浅更不能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支架的含义。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基础不同,所以支架的选取自然也不一样。学生选取的支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并且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学习思路和解题思维。
所以教师在选取数学支架时一定要合理、慎重,支架好似攀岩运动员在攀岩的过程中感到无路选择、迷茫徘徊时给予运动员一定的帮助使其顺利前进中的那个“帮助”。但是选取支架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它可以是一份设计方案也可以是一种说明或一个简单的提示。
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浅层次的水准过渡到深层次的境界,就可以将之选取为一个较好的支架。
上一篇:.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包括
下一篇:网上查货运资格证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