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地域黑,古代人是怎么吐槽地域黑的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能看到“地域黑”的现象,因为心中的一些偏见,一个地方的人会歧视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在古代也是这样。下面我们大致来看看,古代人是如何吐槽地域黑的吧。
首先有网友指出,我国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其实就有一些地域歧视主义的味道。他称当时的吴人为“狢子”,所谓的“狢子”就是一种长得比较像狐狸但是却属于犬科的动物,骂人“狢子”也可以理解为是瞧不起人家。
据记载关羽是北方大汉,有些瞧不起吴人。孙权上门来向关羽提亲,关羽直接对孙权说了一句颇带地域黑味道的话,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你这和“狢子”差不多的人怎么能够娶我的“虎女”,言辞间颇些许对孙权的不屑一顾。
同时在北魏的时候,我们也能从史书上看到北方人对南方人的嘲讽。例如北朝士人杨元慎曾经就嘲笑侍中陈庆之说:“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飰茗饮作浆。”这句话明着说吴人的不好,其实就是讽刺身为吴人的陈庆之,小鸡小肠,阿谀奉承,就如身材穿戴短小一般。
可能杨元慎是看不上陈庆之的做派才这般羞辱羞辱陈庆之,但是却连带着把吴人一块儿给讽刺了,可见杨元慎此举也是有点地域黑了。
但是南方人也是会反击的,在《宋书.杜骥传》中便记载着一句话,说“晚渡北人,朝廷常以伧荒遇之。”主要意思就是南方人觉得北方人粗鲁,讽刺北方人是野夫,在生活上不注意细节,大大咧咧。
南方和北方因为地域不同自然有一些生活习惯的不一样,于是也南方北方的人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摩擦,但是有地域歧视观念的人还是少数,实在不必太在意“地域黑”,毕竟拘泥于“地域黑”除了逞一时口舌之快,并没有其它太大意义。
上一篇:永宁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下一篇:河南大学是985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