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分为几种类型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类型
锋面雨
在锋面上空气缓慢上升(以每秒厘米的速度计算),在冷气团一侧形成层状降水。
对流雨
如果下地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对流云而降水,比如积雨云和浓积云,条件一定时即可降水。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热雷雨。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见。
地形雨
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地形雨一般只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背风坡气流存在下沉或者下滑,温度不断增高,形成雨影区,不易形成地形雨。
气旋雨
气旋雨,是指气旋或低压过境带来的降雨。气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气旋雨。
低压导致下雨是因为云层和空气会向低压区聚集,在低压区下沉,形成气旋,从而更有可能带来水汽而降雨。常见的有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带来的降水。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
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
**西岸的信风为离岸风,性质干燥降水少;**东岸的信风为迎岸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雨。
气压:低压处盛行上升气流多雨,高压处盛行下沉气流少雨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植被覆盖率:覆盖率高,水分含量高;反之则低
我国部分地区冬雨成因
①我国台湾东北部冬雨日数特别多(月降雨日数可多达23~25天以上),原因是南下冷空气,经我国沿海水域时携带大量水汽,至台湾北部后,受到高山阻挡,形成停滞的冷锋,迫使暖湿空气上升,形成降水云带,致使台湾北部沿海一带冬雨连绵。
②贵州冬季多雨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气团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准静止锋,使降雨带徘徊于贵阳和昆明之间所致。
我国海南岛、台湾岛西侧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一般应为1500~2000mm),主要原因是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背风一侧。
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多达2000mm以上(一般为800~1000mm);而地中海气候也可达1000~1500mm(一般为300~1000mm)。原因是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受沿岸山脉的急剧抬升,进而带来大量降水。
印度乞拉朋齐平均降雨量高达10866mm。原因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湿润气流受山脉的抬升作用强烈上升,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由于这股湿润空气“源远流长”,不断流入,大多被巍巍的高山阻挡在山的南部,这就是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上一篇:描写孩子成长的句子9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