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典故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典故:
楼兰:指边境敌人。
根据《汉书》的记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西汉时期楼兰是个小国,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因楼兰阻碍汉朝使节通往西域,汉武帝曾派兵征服了这个小国。
楼兰老国王去世后,新楼兰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了汉朝,多次***死汉朝前往大宛国的使臣。汉朝准备再次派人征服楼兰。
这时朝廷有个担任骏马监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国。大将军霍光见他如此有胆识,便派他带领人马前往。傅介子不负使命,马到成功,迫使楼兰王向汉朝谢罪。傅介子又趁着夜色,率领勇士***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了大宛。
汉昭帝时期楼兰国仍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
楼兰王十分贪财,听说汉朝皇帝派使者到西域赏赐附属国,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邀请楼兰王到驿馆赴宴,一举***死了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