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虫二"两字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说到底不过是文化人爱玩的一种梗,所谓虫二不过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虫二这两个字,据说有2个出处,一是杭州西湖湖心亭上,有虫二石碑,是乾隆皇帝亲题,另一处在泰山上,相传是清光绪年间刘廷桂所题。
(一)泰山虫二
泰山为五岳之尊,历来是文人墨客与帝王卿相们流连吟咏的绝佳场所,而虫二这个石刻位于泰山万仙楼附近登山路边,乃是清朝光绪年间济南才子刘廷桂在游览泰山时所题刻,目前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说起这个虫二,还有段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和日本人有关。说是有些日本学者在中国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了气势磅礴的泰山游玩。
显然这些日本学者是有备而来,一路上滔滔不绝,在尽情欣赏泰山无限风光的同时他们还对泰山上古人留下的文化痕迹一一讲解,品头论足。直到路过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的石刻时,这群日本人才停下脚步,他们驻足欣赏对这两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大家谁也不知道深意。
当问及随行的中国人员时,中国专家也是一头雾水不能作答,最终这虫二石刻被日本人嘲讽地认为:这只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恶作剧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含义,实为故弄玄虚!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确是令人费解之事,很长时间都没有比较确切的答案,这个问题在郭沫若这里得到了解读。
当一起爬泰山的友人向他询问时,郭沫若思考片刻告诉大家:答案其实很简单。原来这虫二俩字本是风月(繁体字),繁体字的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其意乃是风月无边之意。
(二)虫二来源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就不难发现,这段虫二的风流韵事,竟然和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有关。在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的《坚瓠集》里就有引用。文中所记载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经常出入风花场所,有一次他结识了一名叫湘英的***,因为湘英也多才多艺,两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最后在告别时唐伯虎就给湘英写下风月无边四个字。据《坚瓠集》原文记载: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风月无边,见者皆赞美。
当时能得到大才子唐伯虎赏识,而还留字作以赞美是何等荣幸,所以***湘英非常欣喜,她认为唐伯虎是在夸奖她,称她有魅力,有才情等等。但在湘英没高兴多久,就被另一位才子祝枝山一语点破,其实唐伯虎是在夸赞自己。众所周知大虫在古代是老虎的称呼,又因为伯仲有排名之意,伯虎就代表大虫。因此唐伯虎送给***湘英的这四个字,其实是在夸赞自己比湘英还要风流,还有风月。
所以这个虫儿的流行其实就是古人拆字法的一种文字游戏,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对文化人而言,也算是饶有趣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