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关于耐得住寂寞的名人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端坐庵内耐寂寞话说施耐庵原来不叫这个名字,他原名施子安。

施子安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但他热爱读书,不仅每天去私塾偷听,还经常向邻居借书,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小说家。但是他耐不住寂寞,屁股坐不热板凳三分钟,他写《水浒传》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不愿写了。他的一个朋友听说了,于是跑过来告诉他,他隔壁住着一个念经的和尚,和尚端坐庵内三十年,居然把木鱼敲出了一个坑。施耐庵深受感染,于是把‘耐庵’两个字贴在墙上告诫自己,后来干脆就改名叫施耐庵。最后他终于耐住寂寞,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水浒传》。

2、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居里夫妇将工作日延长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两年变成了三年,三年变成了四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夫妻俩每天都干着同样的活儿,做着同样的事儿,但他们却从未感到枯燥,他们始终耐得住寂寞,他们从不放弃。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

3、莫泊桑的寂寞人生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一篇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篇作品,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羊脂球》,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法国文坛。成名后的作家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一个“卓越超群、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

4、坚守“寂寞”的两位寿者符号不知道长期居于同一城市的孙犁、马三立,生前可有过交往交流,笔者发现这一从文一从艺、一主“雅”一主“俗”的两位大师,竟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二位都是生命的寿者。行年九十按《左传》“中寿百岁”的标准,都是接近“中寿”的中国文坛艺届的两位耆宿。二位也是创作的寿者。创作生命力如此旺盛!孙犁最后20年,以每两年一本的频率连续出了10本书。从《荷花淀》到《曲终集》;70年的文学长旅,将数百万字的作品留在了这个世界。马三立直到88岁才告别演出,80载的相声生涯,数百个耐人品味的段子有口皆碑,马大哈、开会迷,早步入了辞书……二位的作品都不好趋时赶热。笔下嘴上不约而同地远离“大喊大叫”,拒绝提高嗓门。题材都不那么“重”,旋律也不那么“主”。即使如《荷花淀》、《铁木前传》,也是武戏文唱,举“重”若“轻”。而马三立装的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市井视角的众生相。与今日那种大赞农民如何坐宝马、使笔记本电脑、反穿裘皮大衣、卧室里两部等离子电视机的“假大空”相声,真是云泥之隔!二老都钟情于恬淡平和的风格。“荷花淀派”的倡导,“文哏”“冷幽默”的一贯,特立独行,独树一帜。贾平凹说:孙犁的文章好到你不觉它是文章,难寻技巧。读他的文章如读书帖般舒服,也想见其书家的自在。而愈到后来则愈显其简淡超逸老到,臻于“大味必淡”,“大道低回”的炉火纯青。马三立则专以“我”为嘲笑对象,让你大笑之后也跟着自嘲,嘲笑的正是人性的弱点。他以特有的“唠叨劲儿”,使劲儿地将腮帮子往里嘬,声平气和耳语聊天式地“逗你玩”。从不高台教化,不恩赐、强加笑声。哀而不怨俗不伤雅,婉而多讽,乐而不淫。传统在他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与提升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素材

上一篇:大连交通大学的招生咨询和招生简章怎么样?

下一篇:ssd固态硬盘为什么是pcie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