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野望的翻译和原文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野望的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gāo):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的余光。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弟。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流露出颓放消极思想,表现对现实不满。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

创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赏析: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诗坛上别具一格。

王绩野望的写作背景

上一篇:这些英语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怎么做柿子干

其他文章

  • nba篮筐高度(篮框高度)
  • 驻外使领馆是什么
  • 哈尔滨金融学院2022分数线是多少
  • 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有哪些
  • 初三英语单词
  • 钟汉良,年龄
  • 问你英语怎么说
  • 于晓光和秋瓷炫怎么认识的
  • 平方米换算成公顷计算器(平方米换算成公顷)
  • 什么是社交
  • 1000米跑多少分钟及格
  • 撒谎的人英语怎么说lier
  • 活在当下下一句
  • 什么叫惰性气体
  • 不负时光下一句是什么怎么说
  • 正方教务系统密码忘记了怎么破
  • 节理有哪些常见的分类和研究节理有何意义
  • dha鱼油与dha藻油区别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