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白马非马是谁提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公孙龙

白马非马是中国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

人物简介

公孙龙(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字子秉,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诡辩学"的祖师。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名家是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学说的流派,即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名家善于辩论,以进行逻辑分析和探寻思维规律见长,故又称"辩者",西汉始称"名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将名家分为"合同异"与"离坚白"两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为惠施,后者的代表人物为公孙龙。

公孙龙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至今只残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认为对于"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与他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公孙龙子》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

白马非马解析

白马非马是指中国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从“白马是马”到“白马非马”,是诡辩之术从低级阶段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表现。

“白马非马”的说法记载在《公孙龙子》中。在《公孙龙子·白马论》中,“白马非马”最核心的记述是这样几句话——“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公孙龙:认为有白马不能说是没有马,这是不去考虑“白马”而就马形来说的。但是,“白马”却是与马相结合而不能分开的概念,因此,作为白马的概念不能称为马。所以,称为“马”的,仅仅是以马形而称为马,而不能以白马称为马。因此,称为马的概念,是不能作为任何一匹具体有色之马的概念的。

白马非马故事简介

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一天,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被守门的士兵阻挡下来,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公孙龙的话大意是说:“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这在逻辑学上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的例子。

白马非马是哪家的学说

上一篇:什么是电机的功率密度

下一篇:被伤过的心还可以爱谁是谁唱的?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