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中医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中医医学心理学

  【摘要】中医医学心理学源于《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医生运用于临床,并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本文就其理论基础、基本疗法结合案例进行简述。

  【关键词】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基本疗法;案例

  1中医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1形神合一论中医医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建立形神合一论。在狭义来讲形为身体,神为心理,形神合一。

  1.2心主神明论用藏象学说阐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假说。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藏象之心,故心为“君主之官”。[1]

  1.3心神感知论《内经》阐明感知活动的中枢心神通过经络与感觉器官联络,如心神能感知针灸的“针感”。[1]

  1.4五脏情志论

  1.4.1五志分脏论《内经》阐述五志分属特定脏腑。不同脏腑精气的盛衰导致不同心理活动的改变,五志的太过不及均可使脏腑受损。

  1.4.2七情致病论《内经》以气机紊乱阐述“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致病,有指导意义。[2][3]七情生于脏腑,出于心神,当其强度超过生理调节范围时可致病。[4]

  1.5人格体质的分型《内经》把人格、体质结合:①按阴阳属性,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5型阴阳五态人。②按五行属性,分25型阴阳二十五人。[5]

  1.6阴阳睡梦论《内经》从形神合一论出发,以脏腑功能的阴阳五行属性来释梦。[1]

  2中医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疗法及案例

  2.1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内经》始创此法,反映了中国的民族心理,丹溪、子和于此贡献犹大。[6][7]子和提出“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等,丹溪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等以情胜情的治疗模式。[8][9]

  2.1.1单独运用如怒伤肝,悲胜怒:张氏治疗因怒而厥的燕姬,使她因灸法损毁面板而悲,而排解郁怒。如喜伤心恐胜喜:范进过喜而呈癫状,岳父突然打耳光,他因恐而清醒。

  2.1.2综合运用以情胜情疗法要灵活运用。[10]一种情志***可调一种或数种情志致病;一种或数种情志可调一种情志致病。[11]某女思夫纳呆,丹溪综合“以怒胜思,以喜解思”让其父使女怒,又诈以其夫将归使女喜,女思得解。

  2.2言语疏导法用语言对患者劝说开导的精神治疗方法。在能保护患者隐私的环境,使其畅言,顺其意疏导,改善其负面情绪。

  2.3惊者平之法《内经》:“惊者平之”。张从正:“惟习可以治惊,夫惊以其忽但是遇之也,使习见习闻不惊”。[12]卫新妻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戴人用以木击几等方法发出声音,使之耳闻目睹,渐次为常,惊止病愈。

  2.4顺情从欲法欲愈其疾,当先治心。室女倾心于某男,初其父不许,由此郁闷而患瘰疬。其父遂许。婚后三月其症大减,再稍加调治即愈。[13]

  2.5移精变气法《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讲述运用精神疗法转移精神,梳理气机。杨贲亨诊患内障的贵人,用诡言令其凝神于足以降火,愈目疾。

  2.6导引运气法让患者安神静志,摒弃不良情绪的干扰,梳理紊乱的气机,恢复平衡的心理疗法。卢不远治疗沈某的恐死症指导其禅宗参究法导引运气法,百日病愈。

  2.7传统音乐疗法《内经》以五音对应五脏的模式,用相应的五音组合,调理忧愁、思虑、悲哀等异常情志及心身疾病。

  2.8祝由疗法“祝说病由”以“移精变气”,而“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而“病由是可愈”。[14]祝由疗法蕴藏合理的科学核心,借助患者的信仰,掌握和改变患者的心理,达到治病的目的。[15]

  2.9针药疗法《内经》强调心神,重视针药疗法,如选用针灸肝经原穴太冲或服用逍遥丸治疗肝气郁结的患者等被广泛地运用。

  3问题与展望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存在发展连贯性,蕴含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然其内容支离破碎,系统性不强。我等应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心理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闵范忠,何清平.新编中医医学心理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3.97-104,105-110,117-124

  [2]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探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4

  [3]郭倩,杨洁,陈刚,黄海健.朱丹溪的中医医学心理学思想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3.233:462-463

  [4]闵范忠.论情志致病的条件及机能[J].广西中医药,1987,101:20

  [5]郜峦.《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内涵简析[J].中医药学刊,2003,9.219:1496-1498

  [6]曾智.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315:12-15

  [7]王金道,刘勇,郭念峰.临床疾病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0,61,69.

  [8]胡永年.略论以情胜情疗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7:10

  [9]李益生.以情胜情疗法探赜[J].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33-534

  [10]燕山高,朱文锋,闵范忠,等主编.中医医学心理学荟萃.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3-312

  [11]李兆健.古代情志相胜医案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182:13-16

  [12]陈莉,刘静宇.张子和心理疗法初探[J].中医研究,2003,10.165:16-17

  [13]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6、1305

  [14]祁巨集.“祝由”探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6.203:7-8

  [15]林韶冰,李秀华,李秀云.移精祝由疗法浅识[J].江苏中医药,2002.233:37-38

  >>>下页带来更多的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上一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下一篇:如何核算货币资金

其他文章

  • 学士帽戴法学士帽正确戴法
  • 新兴行业有哪些
  • 昳丽怎么读 昳丽怎么造句
  • 公顷用字母什么表示
  • 他她组词
  • be far from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在韩国一定要服兵役
  • 春风的特点有哪些特点
  • 通过微信号能查到对方的真实身份吗
  • 六芒星有什么寓意
  • 鼎力相助是谦词吗
  • 大松电饭煲怎么样大松电饭煲推荐
  • 探清水河的故事(探清水河经历了什么)
  • 快手20万粉丝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 中国共青团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怎么填
  • 《中国诗词大会》有哪些冠军
  • gai为什么能参加我是歌手
  • 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颜回好学文言文翻译视频)
  • 彩铃定制12530(12530彩铃个人铃音库)
  • 盗将行歌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