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迎春即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上一篇:昝姓是贵族吗
下一篇:框架梁架立筋和贯通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