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上海城隍庙属于哪个区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

传说上海城隍庙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 (1403—1424),时任上海知县张守约将其改建为城隍庙,并改祀敕封的上海城隍神秦裕伯,天顺年间(1457—1464),上海知县李纹重修庙宇,建亭殿前。嘉靖十四年(1535)改建山门,并建造牌坊一座。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刘一炉重建。万历三十四年(1606)焚毁于火,后不久知县李继周再次重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史彩捐俸倡修,并建鼓亭二所。康熙四十八年(1710)本地乡绅于庙东构建东园,凿池造亭,堆叠山石,栽植花草,扩庙基10余亩,雍正十三年(1735)时住持募修殿宇。乾隆十三年(1748)寝宫焚毁于火,时知县王促重建。乾隆中叶邻壁豫园荒圯,被庙内以廉价购得作为西园,庙基扩大至36亩8分,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会司葛文英募建后楼。嘉庆三年(1798),大殿再次建复,并设道会司和二十四司于两庑。道光十六年(1836),两庑及戏楼毁于火,后又得募资重建,道光十六年(1842)英军占领上海城,曾以城隍庙为驻地,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占领上海,设部于庙内,前后住居一年有余,咸丰十年(1860)该庙成为英法军队营房,历经数次兵占,庙内破坏一空,面目全非,同治年间(1862—1874)知县王宗濂、巡道应宝时先后倡捐大修,历时十月,庙貌焕然一新,重复壮观。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王柔暄募捐建头门、二门、大殿、戏楼、鼓亭等。

民国年间城隍庙两遭火焚,时有重修,其中1926年由杜月笙、黄金荣等人发起捐资修葺时,始全部建成钢筋水泥仿古大殿,辉煌壮丽,为上海所未曾有。

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3.3万多平方米。

上海城隍庙地址

上一篇:百加得超级朗姆酒好喝吗

下一篇:榴莲壳属于哪一类垃圾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