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德化第一中学的学校简史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德化一中的前身是德化县立初级中学,始创于1923年2月(民国12年),校址在县文庙(现校址),由蔡石坚、林泉、曾天民、王伟等人筹办,聘请陈其英为首任校长。1927年,易名为培风中学;1934年,改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复办培风中学。1939年,因抗日战争,省立晋江中学(现泉州五中)迁到文庙,培风中学于1940年奉命停办,学生并入晋中学习。1942年秋,复办县立初级中学,暂借浔中镇宝美村苏氏祠堂为校舍(今中医院址),1946年,省立晋中迁回泉州,县立初中迁回原址——县文庙。解放前的二十几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经济十分薄弱,学校发展十分缓慢,1949年在校生数仅为111人,教职工16人。解放后德化县人民***接管了县立初级中学,派副县长石益兼任解放后第一任校长。1950年春,更校名为“福建省德化初级中学”;1952年,由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并招收首届高中新生,成为我县第一所完中。1954年,学校成立党小组;1957年秋,成立党支部。此后几年学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学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各项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981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993年10月被省教委确认为二级达标中学;1995年12月,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2002年2月,晋升为省一级达标中学。作为瓷都的一流学府,德化一中始终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勇于进取。1997年秋季,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解放思想,大胆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实行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包括教师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制和教师竞争上岗等多项改革。根据学校实际,确立了“管理为本、改革为魂、科研为先、人和为根”的办学思想;制定了“三五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办学质量迅速提高,成了瓷都的人才摇篮。至2003年9月,该校高中毕业生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近万人,不少优秀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学校”、第八届省级文明学校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受市级以上表彰达30多项次。德化一中创办八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二万多名学生。昔日的莘莘学子,如今遍布五湖四海,其中不乏卓有成就的教授、研究员、外交官、政界名流、商贸实业家,更有一大批劳动模范及活跃于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他们遍布海内外,为祖国的繁荣、人类的进步建功立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海”。

德化一中

上一篇:文艺复兴的含义是什么西方

下一篇:青花瓷白酒是哪里生产的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