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一跟金条多重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16.64克

一根标准的金条的重量为116.64克(折合3.746盎司)。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金条标准,有2盎司、5盎司、10盎司之分,对于世界上靠前套以奥运为题材的奥运金条,有50g、100g、500g和1000g。

金条的来历

金条来源于古代的货币流通,更多应用于收藏和投资领域,全球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都储备和流通有自己署名金条,比如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金条。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战祸连连,加上各地记重标准不一样,国家储备的黄金和白银都是按实际计算,没有像现在还铸成比重和***一致的金条或银锭,所以价值不会太高。

古代的金条

在古代,黄金和白银一样,大多是元宝型的居多,金条一般出现在清代中后期为多,在民国时比较盛行。金条因为形似砖块,所以又叫金砖。金条重量、成色不一,一般金条上会标上炼制的金铺名称、熔铸年份、分量等字样。

其中用于国际结算支付的金条标准较统一,所以又叫标金,主要有上海标金、天津标金和北平标金三种,各地在重量、成色上有一定区别。比如上海标金每条重量为10两,成色为97.8%,所以又叫九七八标金。

而各金铺所铸金条重量就看金铺和顾客需要了,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铸造,不一而足,比较常见的1两和10两两种,也就是俗称的小黄鱼和大黄鱼。后者一般大富人家才有,作为压箱底钱,一般商户能有小黄鱼就不错了。

民国时期的金条

黄金以金条样式出现,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金条在民间被称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也叫“厂条”。金条上面都用钢戳敲上了编号、成色、重量,一般都是中央造币厂生产的。共工生产了111万条,总重约153万两。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是当时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都会存几根“大黄鱼”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普通百姓也想买黄金,“大黄鱼”实在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称为“小黄鱼”。

一根金条多重

上一篇: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下一篇:imba啥意思 imba什么意思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