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制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郡国制又称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和封国制(分封制)并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
始于西汉建立之初是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及皇权的统一。此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北朝。隋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区划已经没有封国一级,虽然分封制已无实际封地,仅有贵族的食邑,封爵制度因为政治的需求而被保留,直至共和方结束。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后来中央***及封国之间的对立,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上一篇:计算机有那些程序组成
下一篇:cdk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