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杜甫的诗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赏析
这首诗有着独特的声情之美。诗人押的是庚韵,韵脚为“生”、“声”、“明”、“城”,庚韵部的声情特点是“振厉”(王易《词曲史》),也就是清亮、昂扬向上,诗人藉以表现春雨的勃勃生机,是非常适宜的。
诗中的平声字与仄声字都是20个,长短相间,搭配协调,声调十分和谐。仄声中上声7个,去声6个,入声7个,上去入三声分配均匀,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末句,前七句中每句用了一个入声字:“节”、“发”、“入”、“物”、“黑”、“独”、“湿”。
入声促迫一发即收,可以用来表达焦急躁动的感情,比如杜甫《登高》中运用了十个入声字传达其渴望归乡的焦灼心情。在这首诗中入声字的均匀分布,使得语气显出适度的迫切,微妙地表现出惊喜激动的心情,节奏欢快,韵律跳脱,声律十分谐美流畅。
上一篇:spaceblack是什么颜色
下一篇:人类通过动物的启示可以发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