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新课改解释如下:
课改是根底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他把学生当成课程建立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课改详细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形式,教育理念到考核形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
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开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课改的本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开展体系,让学生开展走向安康之路。
1.为什么新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假设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可以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开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开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根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才能、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非常强调的。
另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历,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2.各省新课改详情
2020年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是海南、山东、广东、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和上海。在去年11个省份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根底上,今年又有5个省份纳入进来分别是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和湖南。
上一篇:塑性指数是什么
下一篇:道恩强森的电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