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广济门城楼——潮州古城七城楼之首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广济门城楼座落在湘子桥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标志。也是潮州城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列潮州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为名城标志之一。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20年(1931年)重修。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

沿广济门城楼南北两侧,至今还有2000多米长的古城墙和竹木门、上水门、下水门3座古城楼。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涨潮急,舟帆点点,随波而下。时见江涛拍墩,时见浪花溅岸,画意诗情,殊足欣赏。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景观的大写意。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首层地面标高为19.8米,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二楼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代形式,拆卸构件经甄别后尽量利用,以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瓦面、墙体、地面、石质、台阶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修缮后的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环窗改为格扇门。

已基本完成的广济楼城门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在内部装修过程中,施工单位专门从广西采购上等桐油作为木结构的主要油漆原料,并专门聘请潮州有名的古建筑师傅进行彩绘、贴金,更好地体现潮州古建筑特点和城防建筑的粗犷风格,从而提高了广济门城楼的文化内涵。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

广济门城楼

上一篇:四川身份证开头两位数是多少

下一篇:什么芳香四字成语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