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该馆于1956年8月创建于杭州市南山路,原名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57年3月随校搬迁至体育场路。1958年学校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随之更名。1962年6月,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与杭州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原三校图书馆合为一体,名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校本部体育场路为总馆所在,文三街、文一街校区各设分馆一所。1965年8月,浙江师范学院自杭州迁往金华,图书馆亦随校南移。1970年7月,浙江师范学院建制撤销,一分为三,图书馆亦随之三分。1974年浙江师范学院恢复建制,图书馆亦由各地复原,重合一体。1983年9月,浙江师范学院专科部图书馆并入该馆,并同时迁入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新馆舍。1985年2月,浙江师范学院更名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亦随之易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1986年夏,在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支持下,香港知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1000万元港币,省人民***拨款250万元人民币作为配套经费,用于建造新馆舍。该工程于1987年12月奠基,1989年11月竣工,新馆命名为邵逸夫图书馆。邵馆建造面积为10221平方米,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良好,并拥有当时全省一流的先进设备,在国家教委主持的邵逸夫先生首批赠款项目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86年5月和1992年10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严济慈同志曾先后两次亲临该馆视察,勉励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馆藏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该馆自九十年代初实行了书刊采购、编目、流通等工作的计算机管理。1997年底建成了规模化的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光盘检索网络。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馆藏信息资源的要求,我馆在98年初便着手更新原有计算机管理系统,1998年7月,通过多方实地考察和专家的充分论证,本着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原则形成实施方案。新系统包括采访、编目、流通、期刊、公共查询及系统6个模块。1999年9月正式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实现了馆藏信息的网络化管理。2000年8月建成了“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点”,同时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联入校园网、CERNET网和INTERNET网,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dns

上一篇:num是哪个键

下一篇:爆炒乳鸽如何做好吃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