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41年创建学校,1941年初期始建于炉山镇的“炉山国民学校师资培训所”。1950年3月,镇远专署根据贵州省人民***《关于整顿中等学校暂行办法(草案)》训令,将原省立炉山师范、炉山县立初级中学、台江县立初级中学、雷山县立初级中学四校合并,在现凯里老街万寿宫建“贵州省立炉山初级中学”。1951年初在凯里城东马鞍山下另建校舍,11月16日改校名为贵州省炉山民族中学。1956年9月增设高中部。1957年改称贵州省凯里民族中学。1959年隶属州管,1961年更名为“凯里第一中学”。1963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9所重点学校之一,面向全州招生。1966—1969年先后改称永红中学,凯里新一中。1970年复名凯里第一中学。1978年被省人民***评为教育先进集体并再次明确凯里一中为首批省级重点中学。1984年划归凯里市领导,称“凯里市第一中学”。1981至1984年,每年从麻江、丹寨、雷山、台江、剑河、黎平、从江、榕江等少数民族聚居县招收一个民族高中班。1984年以后,每年仍从市属农村招收民族高中班。1987年停招初中班。1990年9月,初中全部毕业,始为单一的高级中学。1994年学校办学结构调整,开始招两个初中班和面向全州(天柱、黄平县除外)招收100名高一学生,组建州民族班,取名为黔东南州民族高中,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属凯里市管。2000年停招初中班。2000年开始停止使用黔东南州民族高中名称。2006年—2008年开始招高中宏志班,一共三届,生源主要来自黔东南、黔南、遵义和铜仁地区;2009年起停招宏志班。2009年凯里市投入近4亿元全面启动了占地320余亩的的凯里一中开怀新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9月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