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的黑历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提到匡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凿壁偷光”,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匡衡这个孩子勤学好读,未来一定是个可造之材。
后来的匡衡确实成了《诗经》大家,但是抛开学术成就,来看看他为人和为官,确实差得不行,他长大后做了这三件大事,毁了他小时所有的光辉形象。
一、迫害陈汤整个西汉王朝一直有个劲敌,那就是北边的匈奴,匈奴问题其实自从先秦时期就有,到了汉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刘邦就曾经栽在匈奴手中一次,所以后继的西汉皇帝一直都希望能够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陈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登上西汉的历史舞台,此人作战勇猛,而且***伐果断,喜欢自作主张。当初他和甘延寿一起北击匈奴,就是瞒着皇帝干的事情,自己下了一份矫诏书,调遣了边关的四万将士,虽然成功击败了匈奴,***死了单于,为西汉接下来几十年的北方和平奠定了基础。但是回到朝堂之后,就被匡衡一顿批评,在匡衡的排挤下,陈汤很快被皇帝抓了起来,好在他确实立了天大的功劳,只是做事的方式不对,才免遭一死。此时的匡衡已经是代丞相,对待民族英雄如此薄情,说得严重点,他这是在迫害忠良。
二、以官谋私,包庇自己的罪犯儿子匡衡的儿子仗着自己的父亲在外为非作歹,***了人要吃官司。匡衡本想着利用自己的职权,把自己的儿子捞出来,但是计划还没有实施,自己的儿子在狱中捅了个更大的篓子,他的另外几个儿子竟然伙同一群乌合之众劫狱,导致事情彻底闹大,从此匡衡也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不久后被贬为庶民。
三、***匡衡因为精通诗经,深得汉元帝的宠信,一路从郎中升为丞相,一时间位极人臣,除此之外他还被封为乐安侯,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但是皇帝给他的只是三十一万亩田地,而他却利用自己的权利,多划了四万亩田地到自己的名下。后来在他弹劾石显时,也被其他官员举报,说他***,贪赃枉法,最后证据确凿,被汉成帝罢了官,不久后便病死了。结语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后来的匡衡是对不起大家对他的期望,做过些许好事,但是坏事做得也不少。历史教材上记载的往往是需要传播正能量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同学们积极向上。
下一篇:大学生学分绩点多少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