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有效性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量经济学有效性一般是指,估计量不仅具有无偏性而且具有最小方差性。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的特征是:
1、无偏性。参数估计量的期望值与参数真值是相等的,这种性质称为无偏性,具有无偏性的估计量称为无偏估计量;
2、有效性。无偏性表示估计值是在真值周围波动的一个数值,即无偏性表示估计值与真值间平均差异为0,近似可以用估计值作为真值的一个代表。同一个参数可以有许多无偏估计量,但不同估计量的期望方差不同,也就是估计量在真值周围的波动大小不同。估计量的期望方差越大,说明用其估计值代表相应真值的有效性越差;否则越好,越有效。不同的估计量具有不同的方差,方差最小说明最有效;
3、异方差性。是相对于同方差而言的。所谓同方差,是为了保证回归参数估计量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即:随机误差项具有不同的方差,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上一篇:吉普自由人多少钱?
下一篇:2000年普通高中要分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