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科书有几本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统编版教材有5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2019年编写完成。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编写思路
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唯物史观,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引导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一、精选史实、史论结合,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和评判中
教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释,引导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正确地看待历史与现实,深刻理解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二、通史与专题史结合,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必修2册教材按通史的体例编纂,以时序为基本框架,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五种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编纂,呈现中外历史上的重要内容,各专题内具体内容则依照时序进行表述。
三、合理设置栏目,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教材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核心素养,总体安排、各有侧重地进行内容和栏目设计。通过正文、历史图片、地图、栏目及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既体现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强化历史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