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是什么字,怎么读,有什么含义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读音:ráo,náo
释义:
[ráo]1.〔~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2.桨,楫。
[náo]1.古同“挠”,削弱。2.古同“挠”,打扰。
详细释义:
桡
〈动〉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桡,曲木。从木,荛声。——《说文》
栋桡。——《易·大过》
竿木桡。——《列子·汤问》
桡之以视其鸿***之称也。——《考工记·矢人》
又如:桡木(曲木。使木弯曲);桡曲(弯曲曲木)
扰动;搅乱。如:桡教(桡乱);桡乱(扰乱,搅乱)
屈服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又如:桡辞(屈服的言词)
屈弱,削弱
上已桡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桡败(挫败);桡折(摧折)
〈形〉柔弱长艳
柔桡嫚嫚,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
〈名〉
船桨
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为资。——《淮南子·主术》
舟人依命,将船放到亭边,停桡稳缆。——《警世通言》
楫谓之桡。——《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楚辞·湘君》。王逸注:“桡,船小楫也。”
又如:桡楫(船桨);桡贩子(受雇为人划桨的船工)
指小船。如:桡客(船家);桡姬(船家女)
相关词语:
1.剥桡:bāoráo释义及出处:衰亡。《后汉书·儒林传论》:“暨乎剥桡自极,人神数尽,然后群英乘其运,世德终其祚。”李贤注:“《易·大过》:‘卦曰:栋桡凶。’桡,折也。极,终也。言汉祚自终人神之数尽。”
阿桡
2.桡散:ráosàn释义及出处:挠乱。《易·说卦》“桡万物者,莫疾乎风”唐孔颖达疏:“鼓动万物者莫疾乎《震》,《震》象雷也;桡散万物者莫疾乎《巽》,《巽》象风也。”
3.柔桡:rou(2声)rao(2声)释义及出处:柔弱的样子。成公妥《啸赋》:“或冉弱而~~。”
4.桡弱:ráoruò释义及出处:衰败;衰落。《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杜甫﹞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5.逗桡:dòunáo释义及出处:亦作“逗挠”。谓因怯阵而避敌。《史记·韩长孺列传》:“於是下恢(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司马贞索隐:“案:邵(应劭)云‘逗,曲行而避敌,音豆’。又音住住谓留止也。桡,屈弱也,女孝反。一云桡顾望也。”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臣闻将军死绥,咫步无却;顾望避敌,逗桡有刑。”唐李商隐《失题》诗:“逗挠官军乱,优容败将频。”《旧五代史·僭伪传·刘守光》:“汴将氏叔琮逆战,燕军逗挠,退保瓦桥。”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逗挠失事机,倏忽不相及。”
6.画桡:huàráo释义及出处:有画饰的船桨。唐方干《采莲》诗:“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宋贺铸《清平乐》词之二:“几时一叶兰舟,画桡鸦轧东流。”明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千里淮流双画桡,广陵驿前逢暮潮。”
上一篇:介绍蚂蚁的样子和特殊本领
下一篇:瓜如何组词